发布时间:2023-06-17 00:39:01 人气:
随着科技的发展,成像技术也逐步得到了提升。在医疗、工业、农业等领域中,近红外成像技术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种技术。以ICG近红外成像技术为例,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其原理、应用和优势。
ICG即靛绿叉酸钠,是一种常用于检测心脏和肝功能等的荧光物质。ICG吸收红外光的能力很强,在近红外光谱中具有良好的透过性。因此,ICG可以作为生物体内组织的显微镜“染料”,通过人体的血管和淋巴系统输运,对人体内部进行显微镜级别的成像。
ICG成像技术依靠的就是ICG对近红外光的吸收能力。在这种技术下,光学镜头对着人体透过近红外光,让ICG成为肝细胞的“染色剂”,并跟随人体的血液系统展开血管成像或淋巴成像。整个过程中,ICG会发出被称为荧光的光子波,和激活之外的光子一起回到镜头,再通过特定的芯片进行成像,这样就成功完成了一次ICG近红外成像。
ICG近红外成像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。具体而言,它可用于:
ICG近红外成像技术在临床中的主要用途是肝功能的检测。例如,通过测定ICG的代谢速率和清除速度,可以判断患者是否肝功能正常。此外,该技术还可用于乳腺癌后期检测、维系阴道组织完整程度、鉴别肾上腺肿瘤等。
ICG近红外成像技术可用于农业生态检测。例如,在果园或作物田中使用该技术,可以实现对作物表面和植株的部分结构、大小、型态和颜色进行非接触式、实时的检测与评估,精准实现对果实产量和果实品质的控制。
ICG近红外成像技术可用于工业检测。例如,可以通过该技术实现更贴合需求的原料开发、产品鉴别检测、成品质量检测等。
ICG近红外成像技术有以下几个优势:
ICG近红外成像是一种非侵入式成像技术,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,避免了患者接受放射性溶液的风险和疼痛,适用于不同年龄、不同体重和不同体型的患者。
ICG近红外成像技术的操作非常简单,不需要荧光显微镜等高级设备,甚至只需要一个小型ICG成像仪就能实现显微镜级别的成像。
ICG近红外成像技术能够达到显微镜级别的成像,且不受组织深度、表面渗透等影响,拥有极高的分辨率和精准度。
综上,在临床、农业和工业领域中,ICG近红外成像技术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。它能够快速、准确地对人体、植物或产品的信息进行获取和传输,极大程度的提升了行业竞争力和效率水平。